韓國《化學品消費品和生物殺滅劑法案》擬于2019年1月1日施行
2018-03-22 10:23:06
天緯化學
424
韓國發布《化學品消費品和生物殺滅劑法案》(也稱為K-BPR),預計將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企業須在此之前遞交活性物質通報,申請資料提交寬限期,從而將對貿易的影響降到最低。
2011年,首爾一家醫院以肺纖維化癥狀住院的病人出現接連死亡的疑案,這些病人有同樣的死亡原因:不明原因的急性肺病。因為死者都是孕產婦和兒童,給韓國社會帶來巨大沖擊。韓國保健福祉部疾病管理本部隨后的調查和實驗中初步認定,“加濕器殺菌劑”是導致孕產婦等罹患不明肺病致死的元兇,并通過動物吸入毒性實驗和專家的研究結果,證實了加濕器殺菌劑的危害性。迄今為止,加濕器殺菌劑事件受害者達到1528人,其中包括228名死亡者。
“加濕器事件”促使韓國政府進一步加強對生物殺滅產品的管控。為防止此類危害公民生命健康安全事件的再次發生,經過六年的醞釀,2017年8月8日,韓國發布《化學品消費品和生物殺滅劑法案》。
新法案適用于所有生物滅殺產品,目的是確保生物殺滅產品只有通過了危害和風險評估才能進入市場。在新的生物殺滅劑法案正式實施,即2019年1月1日前,市場上現有的活性成分將在“現有生物殺滅物質”列表中公布,目前企業根據自身產品情況向官方通報生物殺滅劑活性成分并申請數據延期提交。環境部視情況給予一定的緩沖期,原則上不超過十年,以便企業完成風險評估。環境部后續會分階段評估市場上的活性物質。
* 截止到目前,韓國官方發布的K-BPR法規主要內容如下:
* 2019.01.01強制執行之前,生物殺滅劑有效成分批準可以申請寬限期。
* 已經處于寬限期的活性成分,將首先分批次的開展評估。
* 對于含有生物殺滅劑活性成分的產品,將根據其安全性、藥效和功效信息進行產品授權。
* 原K-REACH下風險相關產品(Risk concerned product),在K-BPR中,為經驗證適合家用的日常化學產品(Household chemical product subject to suitability check),這些產品適用范圍包括家用、辦公地區、公共場所。并根據安全標準對其適用性進行三年一次的驗證。
* 不允許使用“安全”、“環保”等容易誤導消費者的詞語。
此外,如果生產商或進口商已按照“K-REACH”第10條在2018年12月31日之前提交了關于生物殺滅性物質登記的數據并注冊時為殺生物劑或產品,則不需要提交有關有效成分的相關數據,不需要應對K-BPR。
生物殺滅劑 簡介
對用在人及動物,或是工業材料及制品上的,具有預防,阻止,殺滅有害生物的有效成分或配制品統稱為生物殺滅劑(Biocidal)。作為一類特殊的化學產品,主要包括消毒劑,防腐劑以及害蟲防治劑。
生物殺滅劑法案 發展歷程
1998年
歐洲于1998年出臺EU NO.98/8/EC(BPD)法規,2000年5月在歐盟所有成員國范圍內正式實施。法規規定,在將生物殺滅劑產品投放到歐盟市場前,必須向歐盟及其成員國主管當局提交足夠的數據信息用于產品藥效和對人、動物、環境安全的評審,并取得授權后產品才能在市場上流通
2013年
歐盟生物殺滅劑新法規EU No.528/2012/EC(BPR)2012年6月17日頒布,2012年7月17日生效,并與2013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取代98/8/EC。新法規在舊的法規體系下做了一系列修改和變化。
2014年
2009年12月31日,土耳其參考歐盟生物殺滅劑指令(EU BPD,Directive 98/8/EC)出臺Turkish BPR No. 27449。2014年3月12日,土耳其參考EU BPD和歐盟生物殺滅劑法規(EU BPR, Regulation (EU) 528/2012),對Turkish BPR No.27449進行修訂,編號為No. 28939。根據新法規規定,則企業需要在2018年1月1日之前遞交通報,以便享有2年緩沖期開展產品的授權工作。否則,企業將面臨貿易中斷。
生物滅殺劑法規 實施影響
據了解,家具、涂料、塑木材料、紡織品、玩具、裝飾材料、電子電器、服裝、包裝材料將會受到生物殺滅劑法規的影響。法案對中國出口商的影響主要為:
1.生物殺滅劑產品的出口商將面臨巨額的法規應對成本,出口生物殺滅劑貿易結構將發生資源集中化調整。
2.合規意識較強或法規知識結構完整的出口商將更受歐洲進口商的青睞并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
應對建議
目前,K-BPR法規還在制定過程中,相關企業請及時關注K-BPR法規變化,根據要求制定應對策略,確認其供應鏈上的物質或產品供應商均列入合格供應商清單中;若未列入合格供應商清單,那么企業需及時進行調整,及時提交申請,以便韓國能夠在2019年1月1 日以前進行審核;預留充足的時間,以防韓國提出額外數據要求。
信息來源:青島技術性貿易措施服務平臺